1840MHz电磁辐射对雄性SD大鼠性激素的影响及其抗氧化损伤作用研究

作者:袁梦; 林艳云; 郭奇彦; 高鹏; 苗霞; 郎海洋; 张锦鹏; 袁堉琨; 刘军叶; 曾丽华
来源: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7, 17(28): 5406-5411.
DOI:10.13241/j.cnki.pmb.2017.28.002

摘要

目的:探讨1840MHz电磁辐射对雄性SD大鼠性激素分泌的影响及其抗氧化损伤作用。方法:将48只成年雄性SD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8组,即2组假辐照组和6组辐照组,辐照组给予频率为1840MHz,比吸收率(SAR)分别为0.2、0.5、1.5 W/kg的电磁辐射,连续辐照1周或3周(5 d/周,30 min/d)。辐照后立即麻醉SD大鼠并进行心脏采血,分离血清,采用放射免疫法测量血清中卵泡刺激素(FSH)、生长激素(GH)、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 RH)、黄体生成素(LH)、睾酮(T)的浓度。睾丸组织称重并给予多聚甲醛固定,石蜡包埋切片后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用显微镜观察睾丸组织形态结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测睾丸组织内热休克蛋白70(HSP70)和DNA氧化损伤的标志物8-OHd G的分布及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辐照组大鼠睾丸组织结构无显著损伤,但是经比吸收率为0.2 W/Kg和0.5 W/Kg的电磁辐射辐照3周(5 d/周,30 min/d)后,辐照组FSH,Gn RH,LH水平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睾丸组织中HSP70和8-OHd G的表达无明显改变。结论:1840MHz电磁辐射对雄性SD大鼠睾丸的形态结构无明显影响,而睾丸的部分生殖内分泌功能改变,没有引起大鼠睾丸组织明显的氧化应激损伤。

  • 单位
    第四军医大学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