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通过对新生儿耳聋基因筛查阳性患儿的听力学筛查、诊断和随访,探讨其听力学转归和随访策略。方法 对珠海市妇幼保健院2015年2月1日至2018年1月31日出生或收治的24 161名新生儿进行听力和耳聋基因联合筛查,并对其中基因筛查阳性患儿进行听力学筛查、诊断和1~3年的跟踪随访。结果 耳聋基因筛查阳性患儿991例(男533例,女458例),阳性率为4.10%(991/24 161)。其中单杂合突变921例,听力初筛未通过130例,复筛未通过11例,最终听力学诊断异常8例;其中3例确诊为分泌性中耳炎,治愈后听力随访均通过,2例为高危因素引起的单侧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密切听力随访后通过,另外3例1~3年密切听力随访均未通过,均为双耳中、重度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经GJB2全基因测序证实,1例为GJB2基因3位点复合杂合突变(c.235delC突变伴c.408C>A、c.134G>A突变),1例为GJB2基因复合杂合突变(c.235delC突变伴c.109G>A突变),1例仍为GJB2基因单杂合突变(c.235delC突变);通过初筛、复筛或听力诊断的913例单杂合突变患儿,听力随访1~3年均通过。基因筛查发现复合杂合突变3例(2例为SLC26A4 2168A>G、IVS7-2A>G复合杂合突变,1例为GJB2 c.176191del 16bp、c.299300del AT复合杂合突变),听力初筛、复筛均通过,但在随访中出现听力下降,听力学诊断为双耳中度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基因筛查纯合突变9例,听力初筛未通过7例,复筛未通过3例,这3例最终听力学诊断为重度、极重度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听力随访1~3年均未通过(3例均为GJB2 c.235del C纯合突变,其中1例有明确耳聋家族史);余下通过初筛、复筛或听力诊断的6例纯合突变患儿,均为GJB2 c. 109G>A纯合突变,听力随访1~3年均通过。线粒体基因突变患儿58例,其中12S rRNA 1494C>T同质突变2例、1555A>G同质突变47例、1555A>G异质突变9例,均通过听力初筛或复筛,嘱其终身禁用耳毒性药物,听力随访1~3年均通过。结论 耳聋基因筛查单杂合突变患儿听力随访一般正常,如果出现异常需排除中耳炎等影响因素,如果出现无法解释的中重度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建议行全基因测序,寻找可能的致病因素。基因筛查纯合突变或复合杂合突变的患儿,多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听力损失,均应长期随访,并根据突变基因和位点给家长提供科学合理的遗传咨询。药物性聋基因携带患儿出生后听力正常,嘱家长加强预防,一般随访即可。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