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比较穴位电刺激配合常规西医治疗与单纯西医治疗对脓毒症患者早期肠内营养耐受性的作用。方法:将49例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4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采用限制性液体复苏、抗感染、维持血流动力学等常规西医治疗,于血流动力学趋于稳定、血管活性药物减量时即可开通肠内营养;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自肠内营养开通时于天枢、上巨虚、解溪、地机、足三里、中脘、大横行穴位电刺激,予疏密波,频率为2 Hz/10 Hz,每日2次,每次30 min,治疗至肠内营养达标。通过超声评估两组治疗第1、3、5天胃窦运动指数(MI),记录患者自开通肠内营养至肠内营养达标的总时间,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急性胃肠损伤(AGI)分级、入住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第3、5天胃窦运动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肠内营养达标时间为(5.08±0.65)d,短于对照组的(5.56±0.65)d(P<0.05);观察组治疗后AGI分级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电刺激配合常规西医治疗能明显促进胃肠道蠕动功能,改善脓毒症患者早期肠内营养耐受性,从而缩短肠内营养达标的时间及住院时间,疗效优于单纯常规西医治疗。
-
单位南京中医药大学; 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