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抗日救亡的时代主题给了知识分子"到民间去"运动一个崭新的面相,民族问题日益成为社会中心话题,并与对"民间""民众"的关注合流。1937年时任燕京大学和北平研究院教授的顾颉刚因编印通俗读物宣传抗日而被迫离开北平,开始了为时一年的西北民族考察。他以民众教育为抓手,以民族团结为指向,采用深入实地的方式,提出了尊重民族文化与启蒙相结合、教育与生产相结合的主张。他的观点为边疆民族的民众教育问题提供了借鉴,他的行动为观察知识分子"到民间去"运动提供了一个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