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应用锥形束CT(CBCT)评价上颌窦底提升术中植骨与否以及种植体突入长度(implant protrusion length, IPL)对术后骨改建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12月110例(110颗种植体)行冲压法上颌窦底提升术+同期种植修复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植骨与否以及IPL不同分为A组(植骨,IPL≤3 mm)25例、B组(植骨,IPL>3 mm)51例、C组(未植骨,IPL≤3 mm)22例、D组(未植骨,IPL>3 mm)12例。记录4组术中黏膜穿孔率;术后随访1年,统计4组种植体存留率;应用CBCT测量新骨形成高度、顶端骨高度变化量、皮质骨高度变化量、骨密度变化量、边缘骨吸收。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探究IPL与各骨改建指标相关性。结果:4组术中黏膜穿孔率及术后种植体存留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年,A、B组新骨形成高度均大于C、D组;顶端骨高度变化量均低于C、D组,且D组低于C组(P<0.05);骨高度变化量均大于C、D组,且B组大于A组(P<0.05);骨密度变化量均小于C、D组,且D组小于C组(P<0.05)。4组边缘骨吸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未植骨组IPL与顶端骨高度变化量、骨密度变化量均呈负相关,植骨组IPL与皮质骨高度变化量呈正相关(P<0.05)。结论:植骨与否、IPL不同对上颌窦底提升术术中黏膜穿孔率、术后种植体存留率影响不大,但植骨可促进新骨形成、增加皮质骨高度;在不植骨情况下,IPL对顶端骨高度变化量及骨密度变化量有一定影响。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