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生活中,青年常常产生被时间支配和控制的焦虑,集中表现为感觉时间被浪费、时间被割裂、时间不够用、时间无意义等。从时间社会学角度看,时间的隐喻特征是时间焦虑的深层次根源,其内涵主要包括时间的商品性隐喻、工具性隐喻和价值性隐喻。当代青年要从时间的方向观、意义观、分配观等方面构筑抵御时间焦虑的防御机制。具体而言,要树立与国家发展同向而行的时间方向观,以未来时间的“自我画像”形成时间的线性目标指引;以时间意义赋能、时间注意力规训、构建时间分配秩序疏解时段时间的焦虑。同时,个体时间焦虑的防御应建立在与社会时间的有效互动基础上。在数字技术加速发展背景下,社会时间与个体时间高度交融渗透。社会时间对个体时间的介入应保持理性克制,努力为青年创造一个预防过度时间焦虑的外部环境。
-
单位中国政法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