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分析信阳市6岁以下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CAP)病原体分布、耐药状况以及患儿的T细胞水平,为临床诊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18年8月至2020年8月在信阳市中心医院儿科确诊为CAP的患儿25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患儿呼吸道分泌物和外周静脉血,用免疫荧光法检测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A、流感病毒B、副流感病毒等,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外周静脉血中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肺炎衣原体(Chlamydia pneumoniae,CP)、EB病毒和柯萨奇病毒B,用PCR法检测军团菌。比较不同病原体感染类型CAP炎症因子水平、T细胞水平及亚群水平,分析儿童CAP病原构成比及其对患儿T细胞水平的影响。结果 250例CAP病例中,病原体阳性156例,检出率为62.40%,检测出病原体204株;其中病原菌58株占28.43%,其中以肺炎克雷伯菌(18/58,31.03%)、大肠埃希菌(12/58,20.69%)、金黄色葡萄球菌(12/58,20.69%)和肺炎链球菌(10/58,17.24%)为常见;病毒66株占32.35%,其中以流感病毒B(18/66,27.27%)、呼吸道合胞病毒(18/66,27.27%)、副流感病毒(12/66,18.18%)、腺病毒(10/66,15.15%)最为常见;非典型病原体80株,占39.22%。非典型病原体中MP最常见。156例病原体阳性患儿中,单一病毒感染18例占11.54%,单一细菌感染42例占26.92%,单一衣原体或支原体感染48例占30.77%,混合感染48例占30.77%,以病毒合并非典型病原体感染(16/156,10.26%)、双病毒混合感染(12/156,7.69%)为最多见。革兰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红霉素、安卡西林耐药性较高,对亚胺培南、万古霉素敏感性较高。革兰阴性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对青霉素耐药性较高,对亚胺培南、氨曲南、阿米卡星、哌拉西林舒巴坦等敏感性较高。MP/CP肺炎组与混合感染性肺炎组的降钙素原(PCT)[分别为(7.44±1.85) pg/ml和(7.48±1.45) pg/ml]和白细胞介素-13(IL-13)[分别为(36.53±5.97) pg/ml和(34.63±5.85)pg/ml],水平显著高于病毒性肺炎组与细菌性肺炎组的PCT[分别为(2.46±0.65)pg/ml和(2.05±0.92)pg/ml]和IL-13[分别为(16.84±2.46)pg/ml和(18.64±2.52)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MP/CP肺炎组与混合感染性肺炎组的CD8+T淋巴细胞水平[分别为(30.12±5.38)%和(29.84±5.55)%]明显高于病毒性肺炎组与细菌性肺炎组的CD8+T淋巴细胞水平[分别为(21.91±3.22)%和(22.38±3.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信阳市6岁以下儿童CAP病原体以肺炎支原体感染最为常见,能引起机体炎症水平联级反应,应结合本地区CAP主要流行病原体与药敏试验结果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治疗,从而取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 单位
    信阳市中心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