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运用历史/政治阐释学的方法对丁玲的《我在霞村的日子》与《在医院中》进行重读。文章认为,作为一名革命知识分子,丁玲写作两文时已树立了"为人民写作",成为"人民批评家"的信念,但她和她笔下的知识分子主人公此时尚无法理解新的、已经有自主意识的"大众",这在某种程度上缘于一种历史的结构性矛盾:其时据称是历史新主体的"无产阶级"还不能表达自身,需要被表达;而致力于表达此一历史主体的知识分子因此需要革命理论下的实践与党的教育。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