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四川盆地安岳特大型气田龙王庙组储层主要岩性为残余颗粒白云岩及结晶白云岩,储集空间以溶蚀孔洞为主,其次为残余粒间孔及晶间孔,平均孔隙度为4.24%,平均厚度为36m,属裂缝—孔洞型储层及裂缝—孔隙型储层。储层发育的岩相古地理背景为内缓坡相,发育的物质基础是颗粒碳酸盐岩,其纵向演化及横向展布受颗粒滩亚相的控制。龙王庙组优质储层形成的建设性因素包括:1颗粒碳酸盐岩的粒间孔奠定了储集空间形成的基础;2准同生期大气淡水的淋滤溶蚀作用形成了大规模发育的溶蚀孔洞;3同时或稍后发生的准同期白云岩化作用有利于早期孔隙的保存;4加里东期表生岩溶作用改善了储集性能;5构造破裂及埋藏溶蚀作用进一步改善了储集性能。储层经历的破坏性作用主要为胶结作用及压实作用,其次为热液矿物充填及沥青充填。沉积及成岩作用综合分析确认,龙王庙组优质储层形成的必要条件是发育颗粒滩,准同生期大气淡水淋滤溶蚀作用、早期白云岩化作用和加里东期的表生岩溶作用分别决定了大面积分布孔洞型储层的形成、早期形成孔隙的保存和最优质孔洞型储层的形成。因此,龙王庙组优质储层形成的主控因素是"优势相带+准同生期大气淡水淋滤溶蚀作用+准同生期白云岩化+表生岩溶作用"。

  • 单位
    中国石油杭州地质研究院;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