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在印度原是男身,汉文明"乾坤并建"的教化原则促使了观音形象女性化乃至美艳化。这一原则充分考虑了人有限与超越双重特性,即"中庸",其关键在于引入坤卦。而坤卦的实施在于对事相美恶贵贱高下,有一明确分判。明知为低,依然包容。而女性的容貌乃至音声,就美感原理而言,偏于感官快适,低等美感意味浓厚。唯其低等,才能吸引众生,这是教化完成的第一步。这里,存在一个"正反合"的辩证理路:世俗对悦目形象的追求(正)——学理角度却判之为低(反)——保有悦目形象,同时施以教化,又满足又弹压(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