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
云南省科技厅2024年度科技发展战略与政策研究申报指南
年 度:
2024年
申请日期:
2024-06-27 ~ 2024-07-20
资助机构:
预计资助金额:
12万元
类别描述:

一、选题方向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有关要求,围绕实施“3815”战略发展目标,遵循“需求导向、支撑决策、研以致用、协同创新”的原则,聚焦省委、省人民政府对科技创新总体要求,对创新驱动发展中前瞻性、基础性、关键性重大问题开展战略、政策措施、方案办法、科技需求、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开展研究,支撑服务科技工作重要决策。
(一)一般项目
每个项目财政经费资助额度不超过12万元。
1.科技创新驱动云南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对策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准确把握传统优势产业升级发展的规律和阶段性特征,深入分析云南传统优势产业的科技基础条件,比较分析云南与周边省份科技创新驱动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的经验做法,找准存在问题及制约因素,明确科技创新驱动云南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的思路和重点任务,研究提出科技创新驱动云南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
2.加快推动云南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发展的对策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结合云南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基础条件、重点领域、比较优势等,深入分析云南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规律、面临形势、严峻挑战、未来趋势等。充分借鉴国内外经验做法,研究提出推动云南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发展的战略目标、发展路径、主要举措、对策建议等。
3.加快推动云南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对策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结合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以及云南未来产业发展的基础条件、重点领域、比较优势等,深入分析云南未来产业的发展规律、面临形势、严峻挑战、未来趋势等。充分借鉴国内外经验做法,研究提出推动云南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战略目标、发展路径、主要举措、对策建议等。
4.云南省科技赋能“新三样”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结合云南发展绿色铝、绿色硅、新能源电池“新三样”现状、面临挑战等,深度分析产业发展中科技供给不足的“短板”和“弱项”。结合“新三样”的未来发展趋势,研究提出科技赋能“新三样”高质量发展的主要路径、重点举措和对策建议。
5.以新质生产力加快生物医药高质量发展的对策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深度剖析国内外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现状、规律和趋势,结合云南资源优势和产业条件,分析云南生物医药产业在创新政策、核心技术、人才团队等创新要素方面存在问题和制约因素,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做法,加快培育生物医药产业新质生产力,分领域研究提出云南生物医药产业中疫苗、现代中药等发展思路和重点任务及云南差异化发展路径和对策建议。
6.强化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对策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加速引导创新资源向产业集聚,深入推进新技术、新要素、新产业融合发展。围绕强化创新政策与产业政策相互协同、优化创新资源配置、创新科研任务和科研项目组织方式等方面,提出构建符合科研规律、科研成果产业化应用更加高效的产业科技项目形成机制和科研组织方式对策建议。
7.云南省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结构分析及提升对策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从研发活动主体、活动类型、资金来源、区域投入等客观分析云南省5年来研发经费投入结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与先进省份、周边省份进行对比分析,借鉴相关经验做法,找出提升全省研发投入的潜力点、关键点,研究提出优化云南省研发经费投入结构、提升全社会研发投入水平的路径和对策措施。
8.云南科技金融体系优化与政策支持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与全国和先进省份相比较,从科技金融供给、创新机制、科技金融生态等维度,深入分析近5年来云南在科技金融政策体系构建中存在的问题与短板,剖析深层次原因。学习借鉴国内促进科技金融发展的政策措施及成功经验,结合云南实际,研究提出云南省科技金融政策体系优化思路以及措施建议等。
9.加快科技创新券通用通兑政策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总结分析科技创新券政策在长三角地区(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实现互联互通互兑、促进跨区域的科技资源共享和协同创新等经验做法,充分利用“上海帮扶云南”等政策,深化上海等发达地区对云南科技创新、经济发展的帮扶,吸引长三角创新要素服务云南,进一步促进云南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研究提出推动云南省与长三地区科技创新券通用通兑政策措施、举措办法,探索创新券通用通兑实施路径。
10.强化基础研究支撑科技、教育、人才“三位一体”发展对策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结合基础研究在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过程中的新特点、新形势,充分发挥基础研究在强化科技、教育、人才方面的关键作用。高校是科技、教育、人才的聚合点,也是基础研究的主力军,结合省内外基础研究支撑高等院校发展相关情况,在制度保障、政策引导、资金投入、学科建设、青年科技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研究提出基础研究支撑科技、教育、人才“三位一体”发展战略举措。
11.加快推动云南双创孵化载体高质量发展的对策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对新时期双创孵化载体可持续发展运营模式、机制创新、服务体系等进行调研分析,深入研究云南双创孵化载体在发展中存在的困难、问题及原因,借鉴省外促进双创孵化载体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及经验做法,提出优化云南双创孵化载体发展的建设路径与对策建议。
12.国有企业科技项目跟投机制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深入研究省内外国有企业科技项目跟投科技企业孵化相关政策和举措,对跟投项目范围界定及特点、跟投方式、跟投人员、跟投额度、跟投收益分配、跟投风险管控、跟投退出机制等进行深入研究,厘清国有企业科技项目跟投机制和作用机理,结合全省国有企业发展现状、做法及存在问题,研究提出云南省国有企业科技项目跟投试点方案及指导意见,探索形成可在全省推广的经验做法。
13.加快引导企业设立研发机构的对策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从引导云南省企业普遍建设研发机构、增强创新能力、深化产学研合作、加大研发投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等角度,对全省企业研发机构建设总体情况、存在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探索完善企业主动创新机制、环境,研究提出推动云南省企业加快设立研发机构和促进企业依靠创新发展的思路与政策建议并形成《云南省企业研发机构建设和评价指引》。
14.加快农业领域中小企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对策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结合云南农业发展新阶段的特点,围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及现代化农业发展对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新需求,找准中小企业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难点和堵点,提出以市场为导向、加快产学研结合的中小企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对策建议,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化运作、产业化应用为导向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新模式。
15.云南省职务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改革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借鉴先进地区突破性政策,构建云南职务科技成果转化“赋权改革”理论和方法,从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赋予试点单位充分自主权、实行职务科技成果单列管理、优化科技成果转化国有资产管理方式、建立全链条成果转移转化机制、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尽职免责机制、纠纷解决机制等7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提出促进云南省职务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具体举措办法,促进云南职务科技成果转化取得新突破。
16.加快云南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关键问题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全面深入剖析云南省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围绕新时代青年科技人才队伍特点和发展需求,分析“破四唯、立新标”方面制约青年科技人才评价模式创新、评价制度改革等关键核心问题。研究提出推进云南省青年科技人才分类评价改革的工作目标、改革思路、主要举措和政策机制建议等。
17.云南省科学技术奖励评价体系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结合国家新修订实施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对比分析国家和先进省份科技奖励评价体系、指标体系等建设情况。深入研究云南“十三五”以来科技奖励评审评价存在问题,以质量和贡献为导向,构建“研、用、奖”一体的科技创新奖励体系,从强化重大攻关任务推荐、成果产业化跟踪、分类制定量化评价标准和完善科技奖励评价机制、优化评价指标体系、加强动态的调整等方面,根据不同学科、专业、行业特点,研究提出优化云南科技奖励评审评价的有关工作思路、建议与创新政策,不断提高云南科技奖质量和水平。
18.减轻科研人员非科研负担的对策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结合国内外为科研人员“减负松绑”的创新举措、经验做法以及云南现行政策,研究分析减轻高校、院所、企业中科研人员非科研负担方面“堵点”、“卡点”,剖析主要问题及成因,提出减轻云南省科研人员非科研负担、优化科技行政管理、完善创新政策等方面的对策建议,为构建激发科研人员创新创造活力、营造良好创新生态提供依据参考。
(二)重大项目
支持国内“一流”科技发展战略研究机构针对云南科技发展中的重大战略问题提出研究选题,符合条件的采取“一事一议”方式给予支持。
二、项目申报要求
(一)项目承担单位在有关专业研究领域具有明显特色和优势。项目承担单位可为省内外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企业、社会组织。鼓励跨部门、跨学科合作研究。
(二)项目实行限额申报。高等院校每家推荐项目不超过6项;科研机构每家推荐项目不超过3项;其他单位推荐项目不超过2项;同一选题同一单位只能择优推荐1个项目。
(三)项目负责人应具有副高及以上职称或长期从事科技、经济等管理的副处级及以上职务,在有关研究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研究成果具有一定影响力,具备独立开展研究和组织协调的能力,在项目研究全过程中承担实质性研究与协调组织工作。项目负责人原则上只能同时主持1个本专项项目,2024年10月前有在研本专项项目或有逾期未验收省科技计划项目的不得申请专项项目。
(四)同一选题,择优支持1个项目,项目实施期为1年。预期成果要以解决实际问题、推进决策应用为导向,要结合云南实际,提出有针对性、操作性的对策建议,成果主要形式为战略规划、产业研究报告、决策咨询报告、技术攻关路线图、政策文件代拟稿、论文著作等。项目实施期限内,项目承担单位研究成果的转化应用情况,将作为项目验收评价的重要依据。
三、项目申报流程
(一)网上填报
1.本通知发布之日起,各项目申报单位即可组织项目负责人登录云南省科技管理信息系统(https://kjgl.kjt.yn.gov.cn/egrantweb/index)在线填报项目。项目类别请选择创新引导与科技型企业培育计划下的科技厅科技发展战略与政策研究专项。
网上申报系统开放时间:2024年6月27日8:30,关闭时间:2024年7月20日18:00,逾期不予受理。
2.没有注册管理信息系统账户的申报单位(包括项目承担单位和参加单位)请先完成注册,再申报项目,申报单位均用全称。
(二)推荐部门审核
推荐部门要严格审查材料的真实性与选题的关联性以及申报人资格。项目推荐部门在线审查、签署推荐意见后提交省科技厅(不需提交纸质材料)。推荐部门在线审核时间为申报单位提交项目申请后5个工作日之内。
(三)涉密项目申报
涉密项目不通过网络申报。按保密程序向省科技厅项目主管处室提交有关材料。
(四)联系人及电话
省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孙建坤,0871-63138436。
省科技厅战略规划处:候梦赏、刘强,0871-63136747。

是否配套:
适合地区:
云南省
其他的基金机会 更多
道路与轨道工程, 船舶工程,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数字化平台管理理论, 市场营销, 经济科学, 产业经济, 环境与生态管理
管理科学, 经济科学, 科技管理与政策, 社会治理与社会保障
下载手机app
随时随地查看基金机会
选择群组
选择联系人
swap_vert 按时间排序
按时间排序 按名字排序